又一家电子烟品牌NUT坚果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图)

2021-11-28 23:18:08

目前,电子烟行业非常火爆。过去有IDG、源代码、真哥等顶级风险投资家,再后来,同道创始人蔡跃东、锤子科技罗永浩等大牌入驻……

很多投资机构和互联网巨头都已经把目光投向了这块蛋糕。9月29日,另一位电子烟品牌NUT坚果宣布,已完成由创翔投资领投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行业内涌现出数百家电子烟企业。仅在深圳,他们就贡献了全球电子烟市场90%的产能。这么多品牌蜂拥而至,代工厂的货源明显供不应求——很多品牌甚至不得不绞尽脑汁“讨好”代工厂,以“争夺”有限的产能。

实力代工

相比选择自建工厂线的手机厂商,电子烟更倾向于选择代工厂。

的确,打造供应链需要资金、人才,以及整合整个产业链的强大能力。新品牌能否做到产研发、品牌与渠道并重,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按照电子烟品牌西武CEO陈敏的话,如果选择自建工厂,在效率和成本上显然没有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你为什么不能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发展呢?

因为电子烟本身门槛不高电子烟代工,深圳和东莞做LED,把生产手机零件的工厂改成电子烟,没有难度。但一时间,这么多品牌的涌入,僧多肉少的局面,让代工厂的势力更加强大。

据悉,现阶段电子烟代工工厂甚至会挑选品牌和客户。很多代工厂都是非知名品牌,不合作,甚至会在开单期间对品牌提出很多要求,比如一些代工厂。公司收到定金甚至全款后才愿意开工,品牌方要付清余款后才能提货。

“首先,他们(创始人)必须对你的品牌和公司有信任,他们相信你想要选择的产品或者你做的产品解决方案是可靠的,对他来说,不仅仅是可以实现。 , 最好做一个能提升自己能力的品牌,所以在选择工厂的时候,你会发现为什么这些工厂只选择这些品牌,这是因为这些品牌有成长的潜力,所以他们愿意支持你,追随你。 我们一起做吧。” 陈敏解释道。

这种强势地位也让很多代工厂大赚了一笔。为此,不少手机供应链企业想要“跨界”电子烟。此前,长盈精密在2019年半年报中表示,公司已获得知名电子烟品牌JUUL电子烟的供应资质。这意味着长盈精密成功进入电子烟行业电子烟代工,成为电子烟代工领域的一员。

从资本驱动到技术驱动

陈敏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代工厂是不可能的。品牌商仍然需要建立自己的供应链库和研发团队。“无论是产品设计、结构方案、雾化器材料选择,我们都要带头,让我们带头。”

元成电子 电子烟代工_电子烟代工_mk电子烟是谁代工的

“谁不想拥有自己的供应链?这样一来,产能不再受制于人,产品更新迭代周期也可以缩短。不过现在代工厂这么强,时机到了不合适。另外,有没有资金实力和人才储备,这才是最重要的,没有的话只能暂时由他们(代工厂)领导。” 有学员这样向记者感叹。

当然,电子烟代工 工厂有简单的方法可以做到。比如从很多工厂的产品库里挑一个模具,换个颜色,或者换个表面处理,都可以。这也是 OEM 制造电子烟的最快方式。

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尤其是电子烟的国家标准和电子烟立法和监管的日益临近,行业终将迎来监管,这意味着合规成本会增加,代工厂对品牌声誉的影响也将逐渐显现。暴露。比如质量不可控、产能有限、产品迭代周期长、漏油严重等问题。在这些关键环节,如果品牌没有太多的控制权,久而久之就会制约品牌。

赛马资本董事长刘冰云表示,由于资本进入过多,电子烟肯定会进入泡沫阶段。目前,该行业还缺乏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并没有看到特别高的技术门槛。除了少数,还没有出现大品牌。大多数企业还处于制造加工阶段,要想打造品牌,必须要有技术。

不可否认,电子烟的飞速发展,资本的驱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其中,技术的驱动也有着不可小觑的力量。陈敏以美国市场为例。在尼古丁盐技术诞生之前,虽然60%的烟民接触过电子烟,但转化率只有6%。但尼古丁盐技术发明后,整个转化率翻了5倍,可见还是有技术驱动的。

从资本驱动转向技术驱动可能是中国电子烟的下一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现在市场上不少知名电子烟都开始打“技术牌”,比如悦刻电子烟,麦克维尔成立了全球最大的电子烟独家工厂,以及建立了150多人的人力品质供应链团队;例如,西雾电子烟在美国硅谷设立了实验室,致力于电子烟油和下一代尼古丁技术的研发。

陈敏曾任TCL集团通信智能应用事业部总经理,亦是香港第一家上市机器人公司“超人智能”的高管。他认为,电子烟目前的发展阶段与最初的智能手机相似。

的确,十年前智能手机行业刚刚兴起的时候,国内手机品牌很多:飞鸟、夏新、熊猫……如今电子烟行业的现状,与当时的智​​能手机行业一模一样。

陈敏表示,目前的供应链门槛比较低,每个人都能拿到比较基础的产品来卖,但最后恐怕只有少数企业能活下来。只有在产品和技术上不断投入,才能在消费者中建立品牌影响力,才能生存到底。

“你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专利,才有真正的壁垒。被淘汰的产品不仅可能因为国家监管和更加规范的市场而被淘汰,还可能因为实力不足而退出市场。” 陈敏说道。

每日经济新闻

报告/反馈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