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进入市场须符合新国标,说不定连门槛都进不去

2023-02-07 23:45:50

整个电子烟行业翘首期盼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子烟》终于获批! 2022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尚有5个月左右的过渡期。 业内专家纷纷发出提醒,现在还不是松口气的时候。 如果进行技术审查和彻底测试,到新国标实施时,可能连门槛都进不去,更别说参加赛道上的比赛了!

进入市场的电子烟必须符合新国标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GB41700-2022《电子烟》(以下简称“新国标”),自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国家烟草专卖局制定,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会同有关技术机构组织。 根据新国标,电子烟生产经营应当取得准入许可,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电子烟进出口应当符合相关规定等要求。

除了明确电子烟和电子烟物质的术语和定义,继续强调禁止生产烟草以外的香精外,新国标对电子烟的质量检验有了更详细的规定,并提出对电子烟的设计和原材料的选择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分别对电子烟烟具、雾化器和排放物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 例如,电子烟和烟弹应具有封闭结构,防止人工填充; 电子烟掉落后不应着火或爆炸; 电子烟应具有防儿童启动功能和保护功能,防止误启动; 雾化温度不高于350℃; 气雾剂应含有尼古丁; 气雾剂中尼古丁浓度不应高于20mg/g,尼古丁总量不应高于200mg等。

2021年11月CBD电子烟,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的决定》(国令第750号,以下简称《决定》),增加第六十五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按照本条例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 ”。

2022年3月1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制定发布《电子烟管理办法》,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提出“电子烟产品应当符合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 . 因此,制定“电子烟”强制性标准是落实上述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电子烟监管体系的重要技术支撑。

电子烟企业在转型期该何去何从?

至于电子烟行业的过渡期有多长、如何实现过渡颇受关注,国家烟草总局表示,鉴于《电子烟管理办法》将于2022年5月1日实施,而《电子烟》国标将于2022年10月1日实施,现确定过渡期于2022年9月30日结束。将10月1日定为实施日期是考虑到《电子烟标准》出台后《电子烟》国家标准,电子烟生产企业需要按照标准要求设计产品,完成产品改造,并向相关部门申请产品检测和技术支持。 审核等工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设置了5个月的实施过渡期。 在实施过渡期内,电子烟生产企业应开展标准宣贯培训,深入了解标准技术内容,尽快实现产品合规。

过渡期内CBD电子烟,2021年11月10日《决定》发布前现有电子烟生产经营主体(即存量电子烟生产经营主体)可以继续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应当遵循《电子烟管理办法》、《电子烟管理办法》烟草国家标准及配套政策要求,申请相关许可和产品技术审查等,合规设计产品,完成产品转型,配合烟草专卖各级行政主管部门有序开展电子烟监管工作。

据了解,下一步,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将于近期公布电子烟相关许可管理、技术审评、产品追溯等相关政策文件,并将陆续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电子烟产品质量监督抽查、鉴定检测、产品包装等政策实施细则。

图:工程师正在采集电子烟气溶胶,测试尼古丁和羰基化合物的释放量。图片由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检测认证中心提供

不装修尽早或创造市场窗口期

“对于电子烟厂商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不是仅仅关注新国标允许的101种添加剂,而是要关注如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并深入到一些技术项目中去。高风险因素,加强研发,提前在企业内部测试,等申报细则出台,才有更多的“机会”达标,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技术审查,如果产品质量不达标,连电子烟生产和零售的门槛都过不去。”

抽cbd的电子烟推荐_CBD电子烟_深圳cbd电子烟贸易公司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林汉忠在接受奥义新闻采访时表示,新国标的实施为电子烟市场设置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门槛,加速了电子烟市场的出清。行业,进入健康规范发展。 因此,在过渡期内,电子烟生产企业如何按照新国标的技术标准设计自己的产品,完成产品转型,实现合规,显得尤为关键。

林汉忠认为,5个月的过渡期是决定企业能否继续参与电子烟市场的关键节点。 是否通过第一步技术审查,尤其是电池测试周期可能长达两个月,如果未能通过,那么产品上市很容易出现窗口期,失去‘注册’的资格。”

图:电子烟产品正在接受检测。图片由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检测认证中心提供

谨防爆炸,建议购买标准电池产品

那么,电子烟厂家在产品检测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为此,奥义新闻记者采访了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检测认证中心技术总监刘少伟。 他介绍,中科电子烟检测认证中心是应中国电子商会服务会员的需求成立的,一直参与电子烟产品检测认证标准的制定。 实验室总结认为,电子烟产品如锂电池、烟具安全、烟油、烟雾等个别检测项目不达标可能存在风险隐患,尤其是一些产能较低的企业. 率仍然存在。

图:电子烟高风险产品应加强的主要检测审查项目,资料由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检测认证中心提供

锂离子电池是电子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尤为关键。 很多电子烟消费者习惯将电子烟放在身体附近,放在裤兜或包里。 一旦行走或跌落,电池可能会因某些触发因素而燃烧或爆炸,造成极大危害。 一些电子烟甚至可能在消费者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

刘绍伟告诉奥义新闻记者,在所有的检测项目中,电池的故障率不一定是最高的,但一旦发生危害,对人体的伤害是最大的。

刘少伟建议,由于新国标采用的SJ/T 11796电子烟用锂电池行业标准发布在即,很多电池企业未来还来不及按照相应标准进行符合性测试,而电子烟生产企业可以采购符合锂电池国家标准GB31241的电池。 电池,如果原装电池已经达标,根据中科实验室的检测经验,满足新的SJ/T 11796标准问题不大,但如果以前用过的电池不达标,应更换合格的电池。 过渡期结束后,严格按照新标准进行检测和生产。

此外,《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对电子烟雾化区温度提出了要求,明确不能高于350℃。 刘绍伟指出,如果雾化温度过高、进气量大,烟油中的稀液丙二醇和甘油在高温、氧浓度和氮气的作用下可能裂解成甲醛和乙醇。流动。 醛、丙醛等醛羰基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对人体有致敏、致癌、致突变、刺激作用。 长期吸入和接触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他建议,根据新国标的要求,在检测电子烟时,应针对不同的雾化点进行检测。 根据最终测试结果,最高温度点不应超过350°C。 其次,电子烟的进气口设计要平衡进气量和吸阻对产品雾化区温度和羰基释放的影响。

除了电池温度、雾化面积等问题,《电子烟》的强制性标准还对烟具、烟油、烟雾等问题提出了要求。 电子烟国标确定于10月1日实施,对电子烟行业来说无异于一次洗牌。 “产品质量是基石。”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林汉忠说。 距离新国标实施还有5个月左右,但由于个别项目的检验时间比较长,如果企业的某些项目不符合标准,就必须重新开发设计结构,报告周期将相应延长。 建议制造商尽早进行产品测试。 不符合要求的,要尽快整改,提高技审通过率,避免落后于其他企业,错失先机。 机器。

奥艺新闻记者 冯小慧 陆若晴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