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最大危害还在于诱导青少年吸“第一口烟”

2021-12-06 09:21:40

编者注

近两年,电子烟因宣称不含有害物质、可替代烟草、辅助戒烟等而异军突起。它正在成为电子烟的一个消费群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吸电子烟的人数达到1000万,主要是15-24岁的年轻人。

最新研究表明,电子烟比普通香烟危害更大,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尤其是含有芳香添加剂的电子烟最为严重。此外,电子烟使用者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脏病发作和猝死。不久前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指出,电子烟既不安全也不健康。由于电子尼古丁传递系统烟雾中含有有毒物质和污染物,会引起人体一系列疾病或中毒。而且一次性电子烟,也没有足够的理由证明电子烟有助于吸烟者戒烟。

电子烟最大的危害是诱导年轻人“吸第一口”,未来培养更多的烟民。71%的年轻人认为电子烟比传统香烟更安全,不受限制的电子烟广告销售渠道增加了未成年人的购买率。在年轻人购买的电子烟中,45.4%主要来源于网络。

为保护未成年人,截至目前,全球已有30个国家禁止以任何形式销售电子烟产品;36个国家限制购买年龄;54个国家已经禁止或限制在公共场所使用电子烟卷烟。专家呼吁,《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增加禁止电子烟的规定,将电子烟纳入控烟法规范围。应加强多部门监管,对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说“不”,防止青少年健康受到烟草危害。

孟女士,1975年出生,从事IT行业,最近花了几十元买了一支一次性电子烟。她认为吸电子烟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她也在跟风。今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吸电子烟人数达1000万,主要是15-24岁的年轻人,其中1.5% 、4%5.4% 青少年购买的电子烟使用率主要来自网络。

专家提醒,电子烟有害健康,会导致心脏病、肺病等,而电子烟很容易以时尚的方式诱发年轻人之间的接触。后来,他们可能接触到传统烟草并成为新的吸烟者。电子烟已经成为我国控烟的门面。国家面临的另一个严峻挑战。

电子烟比普通香烟危害更大,既不安全也不健康,没有戒烟效果

近两年,电子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因为它们声称不含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可以替代烟草,辅助戒烟。电子烟的正式名称是电子雾化器,是一种由充电电池驱动的雾化器。通过雾化烟液或加热烟草(不燃烧),将烟液变成蒸汽供消费者吸入。用。由于这种电子产品模仿香烟,所以也被称为电子烟。

由于电子烟厂商也推出了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的“水果味电子烟”一次性电子烟,这些“水果味电子烟”让孩子们蜂拥而至,相互比较购买,让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成为电子烟。 - 卷烟消费群体。而且,全球90%的电子烟产自中国,青少年已成为电子烟的主要用户群体。

世界卫生组织不久前发布的《2019年全球烟草流行报告》指出,声称比传统烟草危害更小、具有帮助戒烟效果的电子烟既不安全也不健康。由于电子尼古丁传递系统烟雾中含有有毒物质和污染物,这些物质会导致人体发生一系列疾病或中毒。而且,也没有足够的理由证明电子烟有助于吸烟者戒烟。

最新研究还表明,电子烟比普通香烟危害更大,可能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尤其是含有芳香添加剂的电子烟最为严重。电子烟加热后产生的二手气溶胶(电子烟产生的二手烟)是新的空气污染源。它含有颗粒物(包括细颗粒和超细颗粒)、某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某些重金属和尼古丁成分。因此,电子烟不像很多营销宣传那样只是“水蒸气”。

此外,电子烟使用者的肾上腺素水平高于普通人,这意味着这些人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脏病发作和猝死。此外,吸电子烟还会导致人们氧化应激水平升高。

电子烟最大的危害是诱导年轻人“吸第一口”,未来培养更多的烟民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无吸烟史的青少年吸烟人数在过去三年翻了两番。71%的年轻人认为电子烟比传统香烟更安全。此外,电子烟广告和销售渠道没有限制,这增加了未成年人的数量。购买率。

koyin小酷性电子烟加盟_换弹雾化电子烟戒烟替烟电子烟套装_一次性电子烟

中国戒烟协会副会长、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支修义教授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报记者说:“烟草依赖就是尼古丁依赖。对于从未吸烟的年轻人,让他们吸尼古丁。我希望他们将来成为尼古丁依赖者和卷烟消费者。”

研究表明,电子烟对年轻人的健康威胁更大、范围更广,这主要源于电子烟中的尼古丁。新滩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王克安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电子烟主要以尼古丁为原料,尼古丁和各种添加剂通过电子烟雾化吸食。与传统烟草相比,虽然电子烟中焦油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有所降低,但其中的尼古丁很容易上瘾,这也是人们的习惯年年难以改变的原因。

“电子烟的主要成分尼古丁本身就是一种成瘾物质,在我国被列入《极毒化学品目录》,摄入过多可能会危及生命,尼古丁成瘾也是一种病。” 王可安说。许多年轻人因为接触电子烟而变得依赖尼古丁,成为烟草产品的真正使用者。

多个国家和部门纷纷抨击,对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说“不”

越来越多的直接证据表明电子烟对健康的危害正在打破电子烟的“安全神话”。截至2019年10月22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共收到来自全国49个州的1604例肺损伤病例报告,其中24个州确诊34例死亡,而这些病例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所有患者都使用过电子烟产品。在调查的近 1,400 起案件中,14% 的案件年龄小于 18 岁。

早在 2016 年,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第七次缔约方大会就通过了一项决议,敦促各方禁止或限制电子烟的制造、进口、分销、展示和展示。国家法律和公共卫生目标。销售和使用。

为保护未成年人,截至目前,全球已有30个国家禁止销售任何种类的电子烟产品;36个国家限制购买年龄。例如,比利时禁止 16 岁以下的人购买电子烟。此外,54个国家禁止或限制在公共场所使用电子烟;7个国家禁止在有未成年人的私家车上使用电子烟。

在我国,电子烟主要在网上销售。此外,网吧、KTV、夜总会、零售店等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现象并不少见。甚至有电商平台公开销售“学生电子烟”。部分地区中小学附近的文具店也向学生出售电子烟。

为防止电子烟向未成年人蔓延,2018年8月,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通知》,指出“有是重大的健康和安全风险,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

2019年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知》,督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关停电子烟网络销售及时关闭网站或客户、电子商务平台、电子烟商店,及时下架电子烟产品。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撤回在互联网上发布的电子烟广告。

近日,国家卫健委、全国妇联等8部门联合发文,宣传电子烟危害,规范管理。电子烟多部门协调监管,将依法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电子烟的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权益。

专家呼吁:应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未成年人保护法应增设禁止电子烟的规定

近日,在北京有关部门召开的电子烟立法与监管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虽然线上销售监管措施出台,但电子烟线下销售渠道仍可继续,保护未成年人。仍然是一个盲点。“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过程中,有必要增加禁止未成年人接触电子烟的规定。” 中国控烟协会高级顾问徐桂华在会上提出建议。

早在2006年,我国加入的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就规定:“禁止生产和销售糖果、零食、玩具或任何其他烟草制品形状的实物,对未成年人很有吸引力。” 《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 电子烟作为香烟等传统烟草制品的补充,存在着自身的安全和健康风险。

中国控烟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恩泽表示,由于电子烟监管缺乏法律依据,部分电商平台仍有大量电子烟销售。他认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健委应按照各自职责对电子烟进行监管,制定严格标准,将电子烟的生产、销售纳入行政许可范围,同时时间完全禁止上网。卖电子烟。

支秀义还表示,希望正在起草的国家控烟条例将电子烟纳入监管范围。

目前,深圳、杭州、秦皇岛、张家口等新修订的城市已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北京市正在修订《公民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该法规涉及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并计划将电子烟包括在内。, 依法规范电子烟等新兴现象。(记者彭云)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