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年龄”并不大

2023-09-13 00:53:03

◥济南宽厚里一家电子烟店老板展示一款大烟雾电子烟。本报记者 李世胜 摄

1月1日,杭州禁烟令颁布,电子烟也被纳入禁令,将电子烟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其实,电子烟的历史并不长。 2003年,中国药剂师发明了电子烟。 起初在中国不温不火,但很快在欧美日韩市场蔓延开来。 虽然电子烟这两年也在开拓国内市场,但与国外有明确标准不同,国内电子烟不是药品电子烟工厂,不是食品,很难算作烟草制品。 目前还缺乏详细的行业法规和相关监管措施。

本报记者 李世胜

单件价格二三百

电子烟市场蓬勃发展

清新的画面、时尚的感觉是很多年轻人接触电子烟的原因,这也催生了电子烟市场的火爆。 京东上有一款电子烟产品,评论超过10万条。 天猫上个月销售了数万种电子烟产品。 大部分电子烟机的售价都在二三百元一台。

在我国,电子烟主要以线上销售为主,但线下也有专卖店。 济南宽厚里有一家电子烟专卖店。 墙上的架子上摆满了各种口味的烟油,柜台上陈列着各种电子烟机。 店长牛哲伦脖子上挂着一支黑色的小电子烟,柜台上还有一台较大的粉色高雾电子烟机。 一位负责销售的女店员也拿着电子烟,时不时地吸一口。

2014年,牛哲伦在济南城基中心开设了一家电子烟店。 当时很多人对新产品感兴趣,他经常依靠朋友给他介绍销售。 2017年,店面搬迁至宽厚里,生意有了很大好转。 “去年流行大型油烟机,每台价格普遍在500元以上。今年,小型油烟机开始流行,价格也有所下降。” 这时,牛芝伦猛地吸了一口大烟雾机,吐出了一口浓浓的烟雾。 没有传统的香烟。 刺鼻的味道,带着淡淡的果香,在柜台前很快就消散了。

与传统烟相比,电子烟首次消费较高,后期需要购买电子烟油。 牛哲伦店里的烟油一般60ml一瓶100多元一点。 每个人购买的烟油根据烟瘾程度和使用时长的不同,差异很大。 引擎盖可以回收利用。

牛哲伦表示,目前济南已有十余家电子烟实体店。 他之前在得克萨斯州万达开了一家店,当地有六七家店。 但德克萨斯州消费能力不足,后来关闭了。

18-35岁消费者

占比近80%

牛智伦通常通过微信收款。 他拿出手机显示去年的销售额。 “仅微信上,2018年的销售收入就达88万元。加上支付宝和银行转账,总计超过100万元。” 分析该店2018年的付费顾客可以发现,18-25岁的消费者占比42%,26-35岁的消费者占比36%,两者占比78%。 可见,90后年轻人是电子烟的主要使用者。

很多老烟民感觉电子烟“不够香”,这与电子烟的工作原理有关。 电子烟主要依靠雾化器、电池、烟油。 烟油的成分是固定的,包括尼古丁、香精、水、丙二醇、甘油。 烟民最需要的就是烟油中的尼古丁。 这就是吸烟者上瘾的原因。 这也是电子烟号称能够替代传统香烟的原因。 关键在于人体吸收尼古丁的速度。 传统电子烟液中含有的尼古丁缓慢进入人体。 占据美国电子烟市场72%份额的JUUL,对电子烟液进行了改进,加速人体对尼古丁的吸收,使其更接近吸香烟的感觉。

电子烟厂工作流程_卷烟厂电子烟_电子烟工厂

京东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根据规定,平台只销售国产品牌电子烟。 近三年销售额呈现稳步上升趋势,2017年同比增长16.7%,2018年同比增长26.2%。

电子烟的潜在危害

研究不够深入

那么,电子烟健康吗? 它们真的能帮助吸烟者戒烟吗?

牛哲伦店的招牌上写着“New Smoking吸烟体验中心”的字样。 他认为,就对人体的损害程度而言,电子烟的危害比传统香烟要小得多,是辅助戒烟的好工具。 “不过,如果你以前没有烟瘾,最好不要吸电子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会让人上瘾,而且有害。它会导致恶性肿瘤,损害口腔、舌头、肺部等;烟草中的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也有很大危害。”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呼吸科戒烟门诊医生刘世庆深知烟草对人体的危害。

但科学研究表明,电子烟对人体的危害比香烟要小。 英国广播公司在纪录片中介绍,通过用仪器扫描烟雾,分析发现传统烟草燃烧会产生约6000种化合物,其中约100种对人体有害,而电子烟只产生少量化合物。 BBC还招募了想要戒烟的吸烟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验。 强制戒烟组7人中有2人成功戒烟电子烟工厂,电子烟戒烟组和尼古丁贴片戒烟组8人中有7人成功戒烟。

传统戒烟方法的效果如何? 刘世庆说,近一年来,戒烟诊所的人已经很少了,主动戒烟的人也还是寥寥无几。 他还介绍了一些更有效的戒烟方法,包括使用尼古丁贴片和酒石酸伐尼克兰片。 他表示,目前门诊还没有使用电子烟作为戒烟手段。

电子烟是为戒烟而设计的,科学证据也表明其有效。 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种新产品,对电子烟潜在危害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例如,电子烟油中添加的香料赋予了电子烟各种口味。 可作为食品、化妆品添加剂的香料进入人体呼吸系统会对人体产生多大的影响? 还有一个问题,如何禁止青少年吸电子烟? 此外,电子烟是否成瘾也有待研究。

行业标准并不多

如何监管是一个难题

我国除了是电子烟生产大国之外,还有超过3亿烟民,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烟潜在市场。 但我国目前制定的行业法规还很少。 电子烟既不是药品,也不是食品,更不能被视为烟草制品。 如何监管它们是一个大问题。

不过,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改变。 比如,此前各个城市的禁烟令中都没有包括电子烟​​。 1月1日,杭州禁烟令颁布,电子烟也纳入禁烟范围。 近日,北京、深圳也宣布将探讨公共场所禁止电子烟的可行性。

除了消费端,生产端的规范也在制定中。 2017年,各组织提供的《电子烟行业质量自律公约》、《电子烟器具产品通用规范》和《电子烟雾化液规范》获得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 2018年7月,《国家烟草专卖局2018年全面深化改革要点》发布,提出推进新型烟草制品监管政策法规研究,推动新型烟草制品纳入随着电子烟进入监管。

2018年8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关于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通知》,要求境内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 这也是国家层面首次公开出台针对电子烟的监管政策。 但由于电子商务的普及,政策的有效性有待检验。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