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卷烟条例的有关规定

2021-12-14 10:26:19

虽说购买需出示身份证,但记者在参观过程中并未看到要求买家出示身份证的店铺。实习生赵新宇摄

一些电子烟商店表明它是雾化器。记者田桥平摄

26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公布。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刘惠国教授第一时间关注到了这一消息。注意到“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卷烟条例有关规定”。

第一次看到这个消息的是刘惠国的同事——同济医院神经内科王明焕副教授。王明焕参与了《中国吸烟趋势及其对慢性病的影响:2003-2013年连续全国横断面调查》的大规模研究,并一直保持对电子烟等新型烟草的持续关注。

法规修订:

电子烟管理结束窗口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自1997年颁布以来历经3次修订。

第一次修改依据2013年《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二是依据2016年《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本次修订依据2021年11月1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

第三次修改共修改十余处。其中,第65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相关规定执行”是新增内容,也是最受关注的内容。

电子烟是一种低压微电子雾化装置,通过可充电锂电池产生电流,将雾化器内的烟油雾化,模拟吸烟时产生的烟雾。

2004年,中国药剂师韩力为帮助父亲戒烟发明了电子烟,并创立了当时轰动一时的“如烟”。之后,我国的电子烟经历了短暂的辉煌时期——对于海外主机厂而言——国产品牌的崛起。阶段。

目前,电子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厂商大多成立于2018-2019年,这也是我国电子烟产业发展进入第三阶段的开端。

兴业证券一份关于电子烟的研究报告显示,在美国监管窗口期间,电子烟行业发展迅速,行业不规范,导致电子烟数量急剧增加美国用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2018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使用电子烟的高中生人数增加了 78%,吸电子烟的青少年人数已超过360 万。

我国首次对电子烟进行监管是在2019年。 今年双十一前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知》,敦促电子烟企业关闭网络销售平台,停止所有网络营销,所有网络平台不再销售电子烟。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的管理等同于传统卷烟,结束了电子烟监管的窗口期。

现场参观:

年轻人的“潮”消费

路乡光谷世界城步行街是周边高校年轻人周末购物休闲的重要场所。11月20日和11月27日两个星期六,记者来到光谷世界城步行街,看看谁会买电子烟。

在长达1300多米的步行街上,魔迪、悦刻、鱼子等14个品牌的电子烟开设了18家专卖店,每家专卖店都设有体验区。记者观察,这两天进电子烟店的都是时尚、年轻的人,基本看不到30岁以上的人。

一个学期后,小刘备感到学业压力,朋友带他去了这里的一家电子烟店。半年来,小刘已经完全习惯了抽电子烟,过上了“时尚生活”:在酒吧和朋友一起抽烟,有固定的口味,商家,关注品牌积分活动。

小刘解释说,虽然一根烟棒可以换成不同的烟弹,但看到其他颜色漂亮、口味新颖的品牌,他还是忍不住买了。这已经成为他一生的负担之一。今年大二,他会花每月固定生活费的1/5购买新的电子烟产品,金额约300元。

大学生烟民小李已经解决了经济问题。除了在实体店购买,小李还通过熟悉的微商进行购买。虽然有可能买到假货,售后服务差,但较低的价格吸引了很多像小李这样的“刚需”。

苏州电子烟代工企业_电子烟代工_比亚迪电子代工电子烟吗

与小六从试探到恋爱的过程不同,小六吸电子烟的出发点是“戒烟”。读研究生二年级的小李高中毕业后就开始抽传统香烟。三年来,他深深感受到抽烟喉咙痛痒、严重鼻炎的危害。

小李烟瘾很大。他曾多次戒烟,但无济于事。电子烟成了他的新选择。“电子烟味道不好,不容易充值。” 这就是小李抽电子烟时的感受。

小李主观认为,电子烟不容易上瘾电子烟代工,更容易控制,更难上瘾。当记者问及“您对电子烟的实际成分和具体危害有什么了解”时,他根本无法回答。

可充电电子烟占电子烟消费量的74%。根据艾瑞对可充装电子烟消费人群的调查,18~25岁占比11%,26~35岁占比59%,36~45岁占比30%。

年轻人是电子烟的主要消费者。专卖店出售的电子烟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

电子烟比传统香烟轻。它们大多是带有磨砂和雕刻图​​案的金属外壳。它们在吸烟或充电时会发光。不用点火就可以吐出烟圈。它有一种智能技术的感觉。这种审美在年轻人中流行。是“潮”。

不同的电子烟品牌都有自己的原创设计,有少女款的雕花、萌宠等等,很多款式甚至一家店都只有一款,而且数量有限。

世界卫生组织:

电子烟有害

“发明电子烟的初衷是做一款戒烟产品,帮助那些长期吸烟、对香烟相对成瘾的人。但现在电子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刘惠国说。

刘惠国对烟草的关注由来已久。他管理的慢阻肺患者中,90% 以上有长期吸烟史。他表示,很少有长期吸烟者使用电子烟来戒烟电子烟代工,更多的人是尝鲜者,成为年轻人的时尚。这是一个新问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世界第三大死因。我国4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比例为13.7%。刘惠国介绍,每天吸一包烟的人,在吸烟20年后,无疑会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果一天两包甚至三包,这个时间会更短。

吸电子烟的副作用尚未在临床上得到体现。刘惠国解释说:这是因为电子烟才兴起和流行了几年。有些危害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比如吸烟会导致COPD,而目前对电子烟的研究很少。

今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2021年世卫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称电子烟有害。证据是电子烟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通常含有乙二醇、醛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金属等已知有毒物质。

报告还显示,使用电子烟会影响心率和血压,对心血管和肺脏器官产生负面影响,增加患心血管和肺部疾病的风险。

报告提醒:已证实使用电子烟与心肌梗塞、哮喘和COPD的发生有关。报告还指出,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电子烟可以作为戒烟工具。

临床专家:

严格控制青少年电子烟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刚接触电子烟的年轻人认为:“尝一口无所谓,反正是无害的。”

王明欢从2016年开始研究吸烟与慢性病的关系。这项研究给王明欢带来了“三个冲击”:一是中国烟民戒烟不积极,戒烟率很低;其次,青少年吸烟比成人吸烟危害更大。动物研究发现烟草中的尼古丁对未成年人有害。小鼠的认知障碍非常明显。从青少年吸烟开始,成年后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显着增加。第三,我国大多数吸烟者在 24 岁之前就开始吸烟。

电子烟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是一种上瘾的物质。王明欢发现的一份文件显示,使用电子烟的年轻人成为卷烟消费者的可能性是不吸烟者的 21 倍。这使我国更难控制烟草。

刘惠国提醒,从流行病来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烟草消费会减少,COPD患病率会下降,但我国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当前进入 COPD 发病率高峰的一代是 80 年代烟草广告猖獗的年轻吸烟者。

王明焕认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吸烟者的初始吸烟年龄都在24岁之前,这表明如果能够抑制这个高峰,我国的整体吸烟率将会下降。但现在,这个群体最容易受到电子烟的诱惑。

现在是将电子烟等新型烟草产品纳入卷烟管理的时候了。刘惠国和王明焕两位临床专家希望对年轻人对电子烟的消费控制更加严格。

实习生赵新宇、通讯员田娟、记者田乔平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