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电子烟真的对身体没有危害吗?(图)

2021-12-19 23:28:11

2019年可以说是电子烟元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新创业者进入市场,中国电子烟市场也将迎来一场卷烟之争。

但央视315晚会打来电话质疑:吸电子烟真的对身体无害吗?这对于近期备受资本青睐的电子烟行业,无异于重大打击。

探究电子烟创业浪潮背后的原因,中国目前有3.5亿烟民,而电子烟的市场渗透率仅为0.约6%,潜在市场规模也吸引了各种来源的资金入场。

车主是电子烟市场的重要消费群体。作为社会的中产阶级,他们更加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在这里,为了倾听电子烟受众的真实声音,微车大数据研究院基于自有平台发起用户调查,探寻电子烟在市场上的真实表现。

电子烟真的能戒烟吗?

电子烟虽然是中国发明的,但在欧美风靡已久。电子烟的许多国内和亚洲健康风险尚未得出结论,因为它们只出现了很短的时间,尚未观察到长期影响。

越来越多的组织认为,电子烟的危害比烟草小。由于其成分简单,不燃烧,不会产生灰烬、烟油和一氧化碳。在对当前吸烟者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吸烟者已经开始尝试电子烟。他们尝试电子烟的动机是电子烟更健康,危害比传统香烟低的理念。此外,电子烟作为传统香烟的转型,将逐步实现戒烟的目标。

然而,调查结果也显示,超过70%的烟民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就放弃了电子烟,只有4%的人可以继续使用1年以上。原因是大多数用户认为电子烟感觉不像传统香烟。73%的用户更关心电子烟的口感以及能否达到使用传统香烟的体验。此外,雾化器的质量、电池的待机时间、烟雾量等也成为部分用户是否使用电子烟产品的考虑因素。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烟生产国。世界上90%的电子烟设备是在中国制造的。但是,目前国内尚无监管电子烟产品的法律法规。许多小作坊式的代工厂开始涌入,导致电子烟进入中国市场。产品鱼龙混杂,这也成为部分用户拒绝尝试电子烟的原因。

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全球每天约有10亿人吸烟,其中中国烟民占1/3。再加上0.6%的电子烟渗透率不足,如此庞大的市场也带来了无限的创业者。想像力。

部分电子烟品牌定位开始瞄准年轻消费群体,以健康、时尚、新生活方式为主要宣传方向,吸引更多轻量用户。技术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暂时没有行业壁垒,也决定了未来电子烟的发展将主要依靠品牌营销能力。

爆款电子烟_老a电商学院淘宝网店爆款打造三周做出爆款,店铺精准引流_蒸汽电子烟和烟弹电子烟

全渠道布局显然已经成为创业者争夺赛道的重要手段。线上覆盖天猫、京东、唯品会、微信等主流渠道,线下渠道开始进入传统连锁便利店。在众多入局的创业者眼中,电子烟是一个快速消费品行业,硬件的销售可以带来持续的消耗品回购来源。

根据微车大数据研究院的调查报告,超过70%的用户通过互联网选​​择电子烟产品。在品牌选择方面爆款电子烟,由于目前品牌比较分散,没有出现强势品牌,大部分玩家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品牌偏好。对于新创业者来说,现在的品牌就是树立品牌,抓住用户的心。美好时光。

淘宝作为电子烟的主要销售渠道,在本次调查中占比35%。不过,淘宝上的销售数据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大部分店铺都有很多高销量的店铺。爆款电子烟集,但与之相关的电子烟油/香烟的销量并不高。电子烟液/香烟是电子烟中的消耗品。从销售反馈来看,目前电子烟产品复购率不高,说明用户长期没有养成使用电子烟的习惯。

电子烟作为一种模仿香烟的电子产品,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消费者对电子烟的认知还处于起步阶段。品牌商拓展市场、教育用户还需要一段时间。渠道竞争或许是关键,但从长远来看,最终决定胜负的是品牌影响力。只有占领用户心智,才能持续赚取品牌溢价。

市场监管日趋严格

作为一种新兴的烟草替代品,政策监管是其发展的关键变量。即使是全新的网点也很容易被淘汰。毕竟,行业的发展取决于控烟法规是否包括电子烟​​。

虽然电子烟的致癌化学物质比传统香烟少,但烟弹中所含的尼古丁仍然会让人上瘾。电子烟的新口味也会吸引好奇的年轻人,让他们吸上瘾。

杭州、香港等地纷纷发布电子烟禁令。超过25个国家或地区将电子烟视为烟草制品。已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禁止销售电子烟产品。电子烟禁令在全球范围内有达成共识的趋势。

针对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中国政府未来还将出台更严格的市场法规和行业标准,对电子烟的成分、质量、销售渠道等制定相关要求,对电子烟征收更高的税收。电子烟。或许,减害升级是烟草行业最现实的发展趋势。

大多数对烟草的判断都是否定的。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公众非常认同。但是,从人性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烟草与人类是伴随着压力释放和情绪宣泄的。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爆款电子烟,大多数吸烟者戒烟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精神依赖和压力的释放。从这个角度来看,公众不仅需要关注烟草的作用,也迫切需要推动烟草无害化升级发展。

后记

微车大数据研究院是微车成立的研究机构,旨在基于微车多样化的产品和海量用户数据,为汽车和互联网行业持续发布数据。并报告,用数据分析行业热点事件和趋势,为市场开拓和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研究支持。

报告/反馈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