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终于等来了自己的“合法身份”。

2021-12-29 09:27:41

电子烟终于等到了自己的“合法身份”。

11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新增内容“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卷烟相关规定执行”。

电子烟等新型烟草的合法销售地位得到确认,萦绕在电子烟企业心中的担忧和焦虑终于烟消云散。政策落地,“强监管”时代的电子烟行业熬过寒冬。

【走出灰色地带】

电子烟看似“戒烟神器”,与传统香烟“成瘾”密不可分。电子烟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处于税率调控和政策监管的灰色地带。

电子烟诞生于中国,诞生之初贴在它上面的前两个标签是“健康”和“环保”。

2003年,父亲因肺癌去世,震惊不已,一位名叫韩立的中国药剂师决定想办法帮他戒烟。韩曾尝试过尼古丁贴片,但正因为如此,他经常在噩梦中醒来。于是,他开始琢磨如何既能保留吸烟的乐趣电子烟代工,又能减少香烟对身体的伤害。

经过多次尝试,韩立发明了一种尼古丁烟油加热蒸发装置,采用高浓度尼古丁溶液作为烟油,加热电阻丝为热源,在保证尼古丁摄入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吸烟体验。一支有脑子的香烟诞生了。在此过程中,韩立敏锐地察觉到了这项发明背后的巨大商机,立即在海外申请了产品专利,并注册了“如烟”商标。

随着2006年电子烟在欧美市场的火爆,以及2018年前后国内资本的大规模部署,电子烟的作用已经不如当初。

“健康”和“环保”的宣传,多种口味的包装,酷炫时尚的产品定位,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电子烟吸了“第一口”,放下了对香烟的抵触情绪情绪。线下门店数量的扩大,也让很多还在上中小学的青少年成为了电子烟的潜在消费者。

此外,电子烟含有成瘾物质尼古丁,燃烧后会释放出甲醛、尼古丁、亚硝胺、苯等致癌物质。电子烟引起的急性肺损伤经常被报道。将新型毒品伪装成电子烟,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就更多了。

没有生产标准,没有质量监督,没有安全评价。脱离了保健药品、医疗器械和传统烟草的框架,没有“合法身份”的电子烟产业,在无约束的灰色地带疯狂扩张,如履薄冰。

今年3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烟草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决定》。烟厂市值缩水8000亿。

因此,当这项明确释放“强监管”信号的法规出现时,期待在阳光下做生意的电子烟行业非常兴奋。

【动听风声】

电子烟的火光有明有暗,总是跟随着市场和政策的风。

中国是电子烟的发源地,但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一个塑料烟嘴还不如一袋中国烟。早些年,中国生产的电子烟只有不到10%留在国内销售。

由于市场规模小、定位不明确,长期以来,电子烟一直被视为一般消费品,税率仅为16%,远低于传统香烟通常60%至70%的税率. 这种低税率为电子烟提供了巨大的利润空间。电子烟在这样的舒适区发了大财。

2018年下半年以来,IDG、源代码资本、红杉资本等投资公司以及罗永浩、同道大叔等知名IP开始布局,国内电子烟行业进入爆发期。获得投资的电子烟品牌开始直播和点名广告。

但次年11月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知》,发布“全网禁售电子烟”。网上商店销售以广告宣传的传统被勒令取缔。

mk电子烟是谁代工的_长盈精密代工锐刻电子烟_电子烟代工

在罗永浩的直播间,“小野”电子烟被“小野”帆布鞋取代电子烟代工,阿里京东的电商平台也很难找到电子烟。

然而,由于互联网禁令和疫情供需紧张,中小品牌纷纷倒闭。龙头企业也曾折腾,不愿等死。

如果您无法在线销售,请转向线下销售。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电子烟品牌开始了一场扩店竞赛。RELX悦刻、YOOZ、Modi等品牌每月新增门店超过1000家,门店总数达到数十万家。电子烟实体网店已经渗透到全国各地,在城乡每一个街角都能找到。有了他们的存在,抽奖和送礼成为最常见的促销方式。

开店还不够,电子烟已经开始在产品和价格上滚滚而来。推出了西瓜、苹果、柠檬、薄荷、香草、枸杞等口味,低价豆荚也陆续上架。原本要花几百元才能搭配的烟弹,现在电子烟厂都在拼尽全力让产品变得新颖、便宜、时尚。

为了加快融资,电子烟企业已经开始尝试上市。2020年7月,Smolar在香港上市,成为国内电子烟第一股,掀起巨大的涨停潮。2021年1月22日,电子烟品牌的主要公司五芯科技的主要控股股东RLX Technology Inc.在纽交所敲钟,上市首日市值达到3000亿。

电子烟行业就是这样“把光辉留在心里”,让它在风雨中屹立在渔船上。

【榕树的复活】

政策风险全面释放,电子烟行业终于站稳了脚跟,行业格局也将在监管调控下发生微妙变化。

短期来看,这一变化必然会导致电子烟企业迎来超跌反弹,但投资者也应提前考虑监管干预的长期影响。一方面,随着电子烟的认定和监管机构的明确,针对性的税率调整和标准制定也即将到来,届时行业利润空间和市场空间将被极大压缩。另一方面,明确的行业规则也会让过去的旁观者伺机而动,成为颠覆者。

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在国务院新规公布后不到一周,11月30日,江苏中烟工业有限公司就发布了电子烟/吸烟机等采购招标信息。设备项目。除了此前布局电子烟的福建中烟、湖南中烟、云南中烟等外,民族型烟草企业的进入必将扭转电子烟的负面形象。中国烟民规模全球第一,但电子烟渗透率仅为0.6%,而欧美等海外国家的比例则高达50%。一旦电子烟可以在强有力的监督下重新定位,

可以预料的是,相应规则的确定,也将给行业带来新的冲击。

首先,电子烟的税率肯定会更接近卷烟。有分析认为,我国电子烟税率将提高到卷烟税率的80%左右。电子烟行业将从暴利行业转向盈利快销模式。

其次,也可能出现对包装和口味的限制。为了防止电子烟误导年轻人,欧美市场出现了口味禁令。2020 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已禁止销售大多数口味的电子烟,包括水果和糖果。只有烟草和薄荷味电子烟可以继续销售。口味禁令使得电子烟在欧美的销量出现明显下滑。在电子烟外包装上加入醒目的健康提示,也将为电子烟用“戒烟”洗脑的人泼冷水。

第三,从电子烟的技术特点来看,技术门槛低、品牌效应高,一方面会加速资源向原有头部企业倾斜,另一方面也会给新的进入者有机会在弯道上超车。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烟生产国。仅深圳就贡献了全球90%的电子烟产能。此前,很多小品牌只能通过拿到货、做logo来满足市场需求。,拿货,营销,全程下来,打一个电子烟品牌的成本不到百万。然而,2020年疫情之下,供应链突然收紧。这部分占品牌90%的小卷烟厂,很快被扫地出门。监管的到来,很可能会让剩下的10%的企业经历如此大的洗牌。. 市场规模、技术标准和供应能力将成为电子烟生产、分销、门店牌照全过程的关键基础。

从雾化产业链来看,拥有超过10万家线下门店,掌握雾化核心技术的“雷克”雾芯科技,全球最大的电子烟代工公司,占据全球市场份额18.9%,拥有独家陶瓷雾化核心技术的Smol International已经领先。

从加热不燃烧产业链来看,获得领先卷烟香精、新片唯一民营许可的华宝国际,以及与云南中烟达成战略合作的金佳也更值得关注。

与此同时,市场上也有不少超级新兵在观望。

日前,比亚迪电子正式推出陶瓷雾化核心技术品牌标识BEEM CO,立讯精密也于9月加入电子烟行业委员会。电子烟行业科技品牌竞争即将升级。

电子烟行业经历了政策、舆论、市场的动荡,如今又一次被风吹散了。规则变更后的“下半场”结局难料,但电子烟企业早已蓄势待发,跃跃欲试。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