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禁令之下仍有电子烟商家变换“围猎”青少年

2021-11-16 10:10:16

5月31日是第34个世界无烟日。根据国家卫健委的通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承诺戒烟,共享无烟环境”。

世界无烟日宣传海报

在烟草市场,今年的关键词无疑是电子烟。随着史上“最严监管”的首发落地,电子烟概念股几度暴跌。“裸奔”电子烟即将“关进笼子”,相关企业站在岔路口。他们应该去哪里?

电子烟再次命名,监管信号明显

今年世界无烟日前夕,5月30日,新华社发布调查报告称,在多项禁令下,仍有电子烟商变招“猎杀”青少年,甚至直接允许16-岁的未成年人。买电子烟。

报道称,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不少商家将电子烟伪装成时尚玩具出售,淡化“香烟”的属性,让学生一看到就喜欢拿在手里。 .

风口浪尖的电子烟,再次被“点名”。

5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0年中国吸烟健康风险报告》。报告首次在电子烟对健康的危害上增加了新的篇章,并在重点空间强调了电子烟对年轻人的危害。它表示,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电子烟是不安全的。这在中间尤为明显。

根据《2020年报告》,普遍认为“有味道”是吸引年轻人尝试电子烟的重要原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第七届会议报告》指出:3/4的受访青年表示,如果电子烟不添加香精电子烟代工,他们将不再使用这些产品;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使用电子烟的年轻人中,估计有72.2%的高中生和59.2%的初中生使用加香电子烟,包括水果和薄荷醇或薄荷和糖果口味是最常见的。

国家卫健委官网截图

此前,今年3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修改意见征求意见稿》。附件中增加了一个重点条款,即“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按照本条例卷烟相关规定执行”。. 工信部表示,这将大大提升电子烟监管的有效性,有效规范电子烟生产经营活动。

《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六条明确规定,从事烟草专卖产品的生产、协助、批发、零售以及烟草专卖产品进出口业务的,经济和东部协会的措施,购买和销售外国烟草产品必须这样做。同时,还需要依照《烟草专卖法》和本条例的规定申请烟草专卖许可证。

这意味着,一旦电子烟被纳入烟草范畴,所有电子烟企业都必须全部纳入监管。

密切发布的信息显示,国家对电子烟的监管立法可能会加快,未来的电子烟监管标准可能会与传统卷烟接轨。

电子烟代工_mk电子烟是谁代工的_雷诺烟草电子烟代工

电子烟市场巨大,产业结构尚未固化

随着监管信号的不断释放,电子烟行业也经历了多次地震。

3月22日,工信部发布《征求意见稿》当日,电子烟龙头公司母公司雾芯科技(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RLX)美股暴跌47.84%,一夜之间市值蒸发了144. 58亿美元。

雾芯科技股价

5月26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0年报告》后,港股电子烟巨头思美国际(06969.HK)尾盘大幅下挫,股价暴跌接下来两个交易日的涨幅接近 20%。表现亦十分疲弱,3个交易日市值蒸发逾600亿港元。

此前,电子烟进入门槛低、回购率高、毛利率高、需求稳定、消费周期长等特点,带来了巨大的行业利润,创造了数百亿的市场规模。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受税率、涨价、调控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近年来中国卷烟市场发展放缓,而电子烟市场加速扩张。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78.6亿 预计2021年将突破90亿元。 另有机构预测,全球电子烟市场将从2014年的124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395亿美元,增长 218%,到 2023 年可能达到 820 亿美元。

此外,天眼查APP显示,2016年至2018年,中国每年新注册的电子烟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2019年,电子烟赛道进入爆发之年。有2000多家新的电子烟公司。仅上半年,电子烟行业就有超过35个投资案例,总投资至少10亿元。

一方面,电子烟行业在最强监管下持续震荡;另一方面,电子烟背后的巨大市场格局尚未确定,行业格局如何变化,业界仍在观望。

5月31日,国信证券指出,电子烟仍处于高速发展期,产业结构尚未固化。更多有资金和技术实力的企业进入电子烟代工领域,这是在行业能够良好发展的前提下的必然趋势。目前,全球和国内电子烟市场空间充足,行业集中度有限,可容纳不止一个巨头。行业短期结构不会因新公司的进入而明显恶化。

国信证券分析电子烟代工,电子烟监管政策将决定行业空间、格局、业务发展逻辑和成长路径。政策实施前,行业结构尚不明朗,对行业的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

如果提到卷烟监管,电子烟的未来将是烟草行业的垄断形式。过去放任自流的电子烟行业将面临巨大挑战。

也有声音认为,包括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监管下的电子烟“既是裁判又是运动员”。

4月20日,北京市控烟协会表示反对在《征求意见稿》中增加“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符合本条例卷烟相关规定”的提案,认为国家烟草专卖局本质上是履行烟草总公司的企业职能,不适合作为电子烟的监管单位。为此,北京市控烟协会建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电子烟进行监管。

目前,各种监管意见还在讨论中,业界将继续关注电子烟行业将走向何方。

红星新闻记者许远、实习记者谢宇彤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