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电子烟迎来“强监管时代”

2022-04-06 10:08:05

电子烟迎来“强监管时代”

本报记者/周群峰

发表于2022.3.28期第1037期《中国新闻周刊》

3月11日,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了《电子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项将于5月1日起实施的行业新规,禁止销售除烟草香精和可自行加雾化器的电子烟以外的调味电子烟,不得独家经营已上市的电子烟产品。股票的发行上市,应当报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规定实施后,将搅动电子烟的市场格局,给从业者带来巨大挑战。

电子烟最初的目标群体是想戒烟的烟民。然而,在电子烟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身份模糊(既不是药品,也不是保健品和医疗器械,更不用说烟草),长期缺乏监管,处于“三无”状态,没有产品标准,没有质量。监管,无安全评价。

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秘书长敖维诺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办法》实施后,我国电子烟行业将结束无序发展的局面,并将迎来规范化、法治化发展的新局面。这也是全球趋势。“未来,对于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90%以上的中国电子烟行业,鼓励出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的方向不会改变。接下来,我们将协助电子烟企业积极生产合规产品。”

长期监管缺口中的快速发展

很少有人注意到,中国发明的“电子烟”已经悄然发展了20年,并产生了巨大的全球市场。

2003年,中国药师韩立发明了电子烟。他也被称为“电子烟之父”。韩立想要找到一种既能摄入尼古丁又能避免致癌物焦油的方法。他使用电子雾化器对尼古丁(尼古丁)进行超声波雾化,产生与香烟相同的烟雾、味道和感觉,而无需燃烧。

2019年10月30日,2019IECIE上海蒸汽文化周开幕,人们体验电子烟。图/视觉中国

2004年,他创立了全球第一家电子烟品牌“如烟”,并将其定位为“戒烟助手”。既不是传统香烟也不是国家规定的戒烟产品的如烟,不仅可以解决烟瘾,还标榜自己是戒烟功能,在“三无”地带迅速疯长. 2008年,如烟集团在港交所上市,股价高达116港元,市值近1200亿港元。2013年,如烟被全球第四大烟草公司帝国烟草以7500万美元收购。

公开资料显示,电子烟主要由烟油(包括尼古丁、香精、溶剂丙二醇等)、加热系统、电源和滤嘴组成。通过加热和雾化,产生具有特定气味的气溶胶供吸烟者使用。2019年7月22日,国家卫健委计划司司长毛群安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内外研究发现,电子烟产生的气溶胶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以及电子烟中的各种添加剂。还有健康风险。此外,很多电子烟产品所含的尼古丁浓度标签含糊不清,容易导致用户吸食过量。同时,

2021年10月22日,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控烟研究中心发布的《电子烟营销及其对青少年健康影响研究报告》显示,除了网站,电子烟的营销势头微博上的香烟也很浓。研究中心教授郑品品表示:“电子烟品牌发布的很多微博都弱化了电子烟的危害,在营销方式中植入了各种节日、节气、爱情和亲情。有的甚至会结合奥运会等时事发布相关海报,但真正的目的其实是为了推广电子烟产品。”

在国家卫健委官网在线采访栏目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研究所所长、中国控烟协会会长胡大奕表示:“很多人把电子烟当作“是戒烟的替代品,这是非常错误和荒谬的。电子烟并不能帮助烟草依赖者戒烟,反而会加剧尼古丁成瘾的状态。”

中国控烟协会公益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李恩泽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对人体有害的产品只能在严格的国家批准条件下生产和批准。对于销售的电子烟,外包装还应明确标明“吸烟有害健康”,但长期缺乏监管,未进行审批备案。“近十年来,电子烟的法律法规一直是空白,只有部分城市在修订控烟法律法规时规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电子烟。”

2019年1月1日,新修订的《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明确规定,在禁止吸烟的场所,不仅禁止吸食烟草制品和吸传统卷烟,还禁止吸电子烟;特区的控烟条例打算将电子烟纳入控烟范围。

据李恩泽介绍,电子烟最早只是用于出口,到2019年左右,我国电子烟行业的发展也在加速。目前,中国涉及电子烟油、尼古丁添加剂、外包装、成品电子烟的电子烟相关企业已达数千家,从业人员达数十万。

博德(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拥有电子烟全产业链,涵盖电子烟、雾化芯、烟油等电子烟产品全线。公司合伙人、CMO方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电子烟行业出现了大量相关企业,但现在主流的电子烟企业在20家或30家,主要集中在深圳。“这个行业的代工特点比较显着,在深圳有很多工厂,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发展。”

央视曾报道,一套电子烟零售价约200元,出厂价约50元;而一次性电子烟的零售价约为40元,硬件成本仅为10元左右。高回报,加上巨大的品牌成长空间,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电子烟行业。

去年12月17日,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和量智库联合发布的《2021年电子烟行业蓝皮书》显示,2021年国内电子雾化烟零售额预估197亿元,同比增长36%。预计全球零售额将达到8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0%,预计未来三年将保持35%的增长速度。出口是很多国内电子烟品牌的选择。2021年国内电子烟出口规模预计达到1383亿元,同比增长180%,其中对美国的出口占比超过50%,其次是欧盟和俄罗斯。

目前,国内电子烟生产企业及品牌企业1500余家,供应链及周边服务企业近10万家,相关上市公司包括雾芯科技、斯莫尔国际、中国博尔顿等25余家。《办法》第八条规定,电子烟生产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上市,应当报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方辉说,这个规定是意料之中的。随着一个行业的兴起和发展,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是所有行业都面临的问题。“以前,电子烟市场更像是一个资本驱动的行业,现在主管部门明确了烟草制度,市场逻辑将发生很大变化,必须坚持消费者的利益。” 他认为,随着政策的实施,行业竞争将更加有序和良性,一定会涌现出一些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企业要脱颖而出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技术和渠道。

电子烟行业专家、国内电子雾化行业专业媒体《蓝洞新消费》主编陈忠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也表示,IPO规定需要审批的,将有助于遏制资本过热和资本金问题。无序增长对电子烟的产业规模有很强的控制作用。

“禁味”引发热议

比亚迪电子代工电子烟_电子烟代工_电子烟代工

电子烟新规涉及电子烟行业的方方面面。在李恩泽看来,《办法》回应了行业长期关注的问题,有不少改进之处。例如,在广告方面,《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电子烟广告的监督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烟草广告的规定执行。禁止举办展览,论坛等推广电子烟产品。博览会等” 在销售渠道方面,第23条规定“禁止使用自动售货机等自助销售方式销售或者变相销售电子烟产品”。

最受关注的《办法》第26条规定,“禁止销售除烟草香精和可加雾化器的电子烟以外的调味电子烟”。不少从业者表示,这意味着今年5月1日之后,市场上将禁止销售各种口味的电子烟,“这对电子烟市场的影响会更大。”

2021年5月,北京三里屯的一家电子烟店展示了多个品牌的产品。图/IC

除了开发传统的烟草味产品外,电子烟厂商还通过添加香精、烟油等成分,开发出葡萄、柠檬、可乐等口味的产品。方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国产调味电子烟占比约90%。比如某公司研发了30种不同口味的电子烟,纯烟草味的只有3种左右,其余都是加香型电子烟。一些小型 电子烟品牌 甚至不生产烟草味产品。相比之下,博德的烟草味电子烟在中国占比较高,这与公司的历史有一定的关系。博德成立于2013年,2016年开始在中国市场销售。当时,大部分博德' s 产品是烟草味的。2018年国产可换弹电子烟产品应运而生,调味电子烟迅速成为主流。“很多公司都是2018年以后成立的,成立的时候,电子烟市场已经进入了调味电子烟时代。”

李恩泽表示,电子烟企业注重培养消费习惯,甚至专门针对女性和青少年群体进行营销,比如在外包装上加点心思,让人看起来“酷”一些;他们还将赞助音乐节等活动,加大营销力度。“时尚香烟很难推销,但电子烟款式多样,娱乐性强,易于推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研究员肖琳曾表示,“中国15岁及以上使用电子烟的人数约为1000万。主要是年轻人,15-24岁年龄段的使用率最高,现在接触电子烟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占比45.4%。”

外观时尚、口味多样的电子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购买,如何防止年轻人购买电子烟成为了大众关注的话题。《办法》第十八条提到,“普通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幼儿园不得开设电子烟产品销售网点。” 李恩泽认为,这一规定具有积极意义,但并未说明“周边”范围是多少米。在实践中,往往是按照50米进行,“但这个距离还是很近的”。北京控烟条例规定距离为100米,有的地方规定距离为200米。

李恩泽认为,目前《办法》没有明确电子烟的禁售范围,在商场、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销售电子烟还是可以的。将它们放在一起并出售它们会给青少年带来不好的方向。“今后要明确规定,禁止在年轻人集中的地区销售和使用电子烟。” 某电子烟公司内部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可以通过销售管理和技术手段来防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比如使用人脸识别、单码验证会员等。

对于电子烟“味”的管理,有业内人士认为,不应该“一刀切”。例如,英国等国家不限制电子烟的口味。一位不愿具名的电子烟公司员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美国的经验来看,禁香可能带来两个结果:一是卷烟吸食率回升,二是走私和黑市。

陈忠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对供应链的影响(禁香后)主要是由于产能减少。国内市场上调味豆的比例非常高。禁令后,这部分产能将空置,有实力的可以转向海外出口,但中小供应链可能被迫关闭。

李恩泽认为,《办法》实施后,仍允许继续销售含有烟草成分的电子烟。对于在中国生产的用于出口的电子烟,只要符合出口目的国的规定,就可以继续生产,没有什么可以出口的。影响。数据显示,目前国外电子烟市场的消费规模远超中国。根据中国电子商会电子烟行业委员会公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电子烟行业出口额约1383亿元,预计2021年中国电子烟零售额197亿支元,相差近1200亿元。

支持细节待澄清

与明文规定的“禁味”等规定相比,有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办法》中仍有一些规定需要通过发布指南予以明确。

《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依法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的电子烟产品生产企业和电子烟品牌控股企业,应当通过电子烟平台向电子烟批发企业销售电子烟产品。卷烟交易管理平台。电子烟批发企业不得向不具备从事电子烟零售业务资格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电子烟产品。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并具备从事电子烟零售业务资格的企业或个人,应当向当地电子烟批发企业采购电子烟产品,不得独家经营在市场上销售的电子烟产品.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项规定意味着,未来部分电子烟零售店必须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才能经营,并且不允许专营经营,即不能开单品牌店。“也就是说,现有的专卖店要想继续经营,就必须在下个月左右拿到牌照,转型为集合店。”

广东深圳的一条电子烟生产线。图/人民愿景

根据《2021电子烟行业蓝皮书》,目前国内电子烟零售店约19万家,包括专卖店、集合店、授权店等。其中,经营单一品牌的专卖店约有4.75万家。目前有悦刻、鱼子、魔笛、小野等500多家专卖店电子烟品牌,其中悦刻品牌专卖店总数约2.76万家,约占专卖店总数市场上的商店 58.2%。目前电子烟代工,电子烟零售网络已渗透到各级城市,平均每个一线城市有1301家电子烟零售店,每个五线城市有33家。另一项数据显示,75.

多位电子烟专卖店负责人表示,《办法》的规定还比较笼统,取证程序尚未明确。现在距离政策实施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希望有关部门落实此条。予以澄清。前述业内人士也认为,电子烟新规的顺利实施还需要很多配套的指导性文件,“毕竟涉及的企业和从业者太多,时间太短,太多了。变化,主管部门需要尽快公布“一系列操作细节”。

陈忠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在与电子烟行业交流时,无论是从企业端还是店主端,都反映目前缺乏每个环节的详细指引,希望能延伸过渡期和缓冲期。“如果细则能尽快出台,并给予更多的过渡和缓冲期,我相信品牌可以妥善处理,合规经营。” 他透露,目前缺乏各种细化规则,导致各个环节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管理。许多人担心无法获得许可证,从而失去该行业的商机。《办法》正式生效后,或将引发一波关店潮,

不过,李恩泽认为,没有短暂的过渡期。因为早在几年前,国家就有相关规定。例如,2017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印发的《关于加强烟草专卖市场监管的通知》明确,按照《烟草专卖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热不燃烧卷烟纳入监管范围;2018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印发《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2018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作为电子烟进入监管,

李恩泽认为,面对近年陆续出台的相关通知和公告,电子烟企业应该已经预见到这个行业的监管会逐步收紧,生产模式应该及时调整以应对监管日益严格。.

作为从业者,方辉认为,《办法》将对电子烟行业产生很大影响。预计实施后将重塑行业的生产、加工、商业运营、零售等环节。“我们将努力适应环境,迎接挑战,在技术改进方面按规定进行调整,我们有信心应对。”

“从卷烟转向下一代新型减害烟草产品是大势所趋,需要很长时间。希望行业和用户有足够的耐心等待。” 陈忠表示,在目前缺乏详细指引和时间限制的情况下,电子烟企业只能根据公开信息,做好提前准备,拥抱变化,随时做好合规准备。“新规并没有一棍子打死电子烟,这不仅是我国对其他国家监管力度的提升电子烟代工,也是对成年烟民选择电子烟的认可,也为我国留出了发展空间。”行业。”

首页
产品
新闻
联系